0543生活网 0543生活网0543生活网

胎教音乐有什么讲究

胎教音乐有什么讲究

一、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节奏是音乐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艺术节奏的起源,例如人们的呼吸,心脏的跳动,大海的潮汐,四季的更迭,以及青青草原上的牛羊奔跑,深邃夜空中的虫鸣等,这些有规律的声音在时刻变化着,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

从怀孕4个月起,胎儿的听觉器官就已经发育成熟,并有了感知声音的能力。这时,将听到的音乐通过神经信号将声波变换为神经脉冲,经过神经纤维上传到大脑,促使听觉神经元发育。在胎儿听音乐的同时,母体进行深度的冥想式放松,胎儿通过感知母亲的情绪变化从而对音乐产生喜爱。

孕妈妈在欣赏胎教音乐时,一定要以自己感觉舒缓、美好为宜,让自己处在平静、愉悦的状态,这样才能将美好的情感传递给胎儿。

二、符合胎教的科学性

进行胎教音乐的时间要符合科学要求。胎儿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睡眠状态,为了不打扰宝宝的休息,胎教音乐时间一般安排在每晚临睡前比较合适,孕妇可以躺在床上或者沙发上,也可以边听音乐边进行午间小憩。每天欣赏2-3次,每次15-30分钟,一般在胎儿胎动(清醒)时进行。如果孕妈妈在怀孕前就有每天听音乐的习惯,那么怀孕期间继续这种习惯也是很好的。

三、与胎儿建立情感联系

专家表示,选择胎教音乐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胎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讲,进行胎教其实就是在和胎儿“聊天”。对于尚在腹中的胎儿来说,“听”音乐不仅仅是单纯的听觉刺激,同时也是培养亲子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准爸爸、准妈妈要尽量多地与胎儿“说话”,将父母对音乐的感受以及音乐所带来的美好祝愿传达给胎儿。

四、胎教音乐的分类

1. 母唱胎听

孕妇低声哼唱自己所喜爱的有益于自己及胎儿身心健康的歌曲感染胎儿。在哼唱时要凝神于腹内的胎儿,其目的是唱给胎儿听,使自己在抒发情感与内心寄托的同时,让胎儿能享受到美妙的音乐。

2. 器物声响胎教

利用器物声响进行胎教,要选择在胎儿觉醒有胎动时进行。一般应放在孕妇平时工作的房间内进行,因为这是孕妇经常活动的地方,可以给胎儿安全感。准妈妈可以让宝宝听各种各样的世界经典名曲以及二胡、小提琴、古筝、横笛、木琴等乐器的独奏曲,如维瓦尔迪的小提琴协奏曲、阿尼·莫的西班牙吉他曲及各种美好乐曲。 无论在音乐选择还是在聆听方式上“因人而异”都会获得最佳效果。对宝宝进行有选择、有控制、有目的的音乐刺激无形中就会促进宝宝的感觉神经和大脑皮层得到早期开发。

3. 音乐胎教

该方法主要适宜爱好音乐并善于欣赏音乐的孕妇采用。有音乐修养的人一听到音乐就进入了音乐的世界,情绪和情感都变得愉快、宁静和轻松。这样既可以利用音乐达到胎教的目的还可以调剂人的情绪。每日1次~2次,用录音机放音,孕妇距音箱1.5米~2米,音箱的音强在65分贝~70分贝,如果用胎教仪在孕妇腹壁放音,则胎教仪耳机处为60分贝即可。 每天播放1次~2次,用录音机放音,孕妇距音箱1.5米~2米,音箱的音强在65分贝~70分贝;如果用胎教仪在孕妇腹壁放音,则胎教仪耳机处为60分贝即可。 通常在胎儿收听音乐的同时,孕妇亦应通过耳机收听带有心理诱导词的孕妇专用磁带,或选择自己喜爱的各种乐曲,并随着音乐表现的内容进行情景的联想,力求达到心旷神怡的意境,借以调节心态,增强胎教效果。 孕妇从孕17周开始让胎儿听胎教音乐,每次15-30分钟,每天2-3次,用录音机放音,孕妇距音箱1.5-2米,音箱的音强在65-70分贝;如果用胎教仪在孕妇腹壁放音,则胎教仪耳机处为60分贝即可。以5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来作训练教材;视觉:使用有鲜艳图像的儿童图书;听觉:使用优美的古典音乐或者父母喜爱的歌曲;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