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43生活网 0543生活网0543生活网

急难救助对象认定机制

急难救助对象认定机制

一、救助对象范围

急难救助对象是指因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无法获得及时有效救助的困难人群。救助对象范围包括以下几类:

1. 城乡低保对象;

2. 农村五保户;

3. 城乡低收入家庭;

4. 因病、因灾等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其他困难人群。

二、认定标准

1. 经济困难标准:救助对象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0%,且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认定标准。

2. 紧急情况标准:救助对象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无法获得及时有效救助。

三、认定程序

1. 申请与受理:救助对象或其代理人向当地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急难救助申请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 调查与核实:民政部门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成员信息、申请原因等进行调查核实,形成初步认定意见。

3. 公示与批准:初步认定意见公示7天,无异议后报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发放急难救助证。

四、监管与评估

1. 救助效果评估:民政部门定期对救助对象的救助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救助资金使用情况、救助效果等方面。

2. 救助过程监管:民政部门对救助过程进行监管,确保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防止滥用和浪费。同时,对不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人进行清理和退出。

五、注意事项

1. 申请人应如实提供家庭经济状况和申请原因等相关证明材料,不得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

2. 民政部门应严格遵守认定程序和标准,确保救助对象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申请人如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向上一级民政部门提出申诉。